1943年,一名日军军官,正在院门口散步,神情自若乐清股票配资,好不自在。谁知这时,路边突然冲出6个壮汉,一枪就把他的脑浆打了出来! 当时,保定地下情报站,有一个叫赵洪勋的地下党员被俘。在狱中,他遭到了严刑拷打,但从未向日军屈服过,日军气得不行,就把他秘密转押,打算对他进行更加残忍的审讯,进而撬开他口中的情报。 日军的这次转押,十分隐秘,哪怕是保定的地下党员多番打探,也不知道赵洪勋的去向。 众人隐隐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,那就是,赵洪勋同志可能被日军杀害。因为赵洪勋是保定地下工作站的重要人物,为抗战做了许多事情,所以误以为他牺牲了的同志们,便气得不行,他们决定报复。 而报复的对象,便是一个叫大平的日军军官。 这个叫大平的日军军官,是一个特务头子,赵洪勋之所以落到日军手中,与这个叫大平的日军有关。 刺杀大平的任务,便交给了敌后武工队。 经侦察,同志们发现,吃完晚饭后,大平喜欢到南关车站的篮球场旁边散步,这个篮球场,距离大平的住所很近,稍微走几步,就可以到这个篮球场。 但大平不会打篮球,每次来到这个篮球场的时候,他就稍微看几眼,之后就一个人在附近散步。 敌后武工队经过商讨,纷纷认为,这是一个刺杀大平的好机会,因为大平散步的时间与地点,几乎都是固定的,唯一的问题是,在这里进行刺杀,难度很大。 大平的住所,距离南关车站很近,而南关车站有不少伪警察和伪特务,另外,这里距离保定很近,日军有骑兵也有汽车兵,听到动静,很快就可以追上来。 在这种情况下,哪怕刺杀得手,也很难全身而退,届时,敌后武工队,或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,这可不是众人想看到的。武工队的几个干部认为,大平的命还没有那么值钱,为了他再搭上那么多人的命,肯定是不值得的,不过这个大平,是一定要杀的。 这时,有人提出,可以骑自行车,然后换上伪军的衣服接近大平,得手后,就骑自行车逃跑。 自行车比汽车、比骑兵都灵活,自行车能走的路,骑兵与汽车兵不一定能走,实在不行,就把自行车扔进高粱地里,然后藏起来,天这么黑,日军不一定能找到他们。这个提议,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意。 1943年9月,武工队决定行动。 执行这个刺杀任务的,有六人,其中包括熟悉保定地形的臧永安,武工队一小队队长魏树槐、武工队二小队队长冯志,还有三名武艺超群的战士。 六人换上了伪军的衣服,由臧永安带路,顺利来到了这个篮球场附近。经过一番寻找,臧永安发现了正在篮球场周围散步的大平,便指了指他的身影,告诉其他五人,这个人就是他们此次刺杀的目标。 确定目标后,六人骑着自行车接近大平,这个叫大平的日军军官十分警觉,六人一靠近,他就心生不祥的预感,还回头看了六人一眼。 看到六人身上穿了伪军的衣服,大平这才稍微放下戒备,但依旧保持警惕,因为对于臧永安、魏树槐、冯志等人,他都不认识,甚至还伸手摸了摸腰间。 臧永安说,他们六人是省公署特务队的。 大平明面上点头,暗地里却把手伸到腰间,想取出手枪开枪,而大平的目标,便是二队长冯志。 这时,站在冯志身后的一队长魏树槐,注意到了大平手中的动作,当即大喊一声:“冯志,快闪开!” 二队长冯志闻言,侧身一躲,魏树槐趁机瞄准大平的头部开了一枪,这一枪,直接命中了大平的脑门,枪响后,大平脑浆迸裂,仰面朝天躺在地上。 确定大平已经死了,魏树槐抽身向前,在大平身上一阵搜找,结果就找到了两支精致的小手枪。 大平死的地方,就在他的家门口。 臧永安指了指前方的院子,说这里就是大平的住所。 魏树槐等人一听,竟没有马上逃跑,而是默契地冲进大平的住所,六人搜找一番,又发现了几条枪,还有子弹什么的。六人大喜,带着枪与子弹,就冲出了大平的住所,随后便快速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此地。 率先反应过来的是南关车站的伪军与伪特务,不过他们追上来的时候,臧永安六人,已经跑了五六里。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,臧永安六人,就按照事先的计划,把自行车都扔进了高粱地,而后六人分散,躲进了高粱地。南关车站的伪军,先是装模作样地追了一阵子,但他们担心中了埋伏,就不敢追得太远。 只见伪军随意放了几枪,就撤回去了。 六名武工队员,便趁机回到了部队驻地,他们不仅成功杀了一个日军军官,还做到了全身而退,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。武工队的干部猜测,日军吃了亏,肯定不会善罢甘休,便连夜带人撤离了驻地。 而在第二天,日军果然派人扑向了武工队原驻地,结果自是一无所获,因为武工队已经撤走了。 值得一提的是,参与这次刺杀行动的武工队二小队队长冯志,后来还写了一本长篇小说。 这本长篇小说的名字乐清股票配资,就叫——《敌后武工队》。 |